【新股发行放缓 证监会仅核准4家IPO总募资仅15亿】4家,新一批的IPO批文6月2日下发。与此前每批10家公司相比,这一数量明显减少,且筹资总额大幅下降——不超过15亿元。(券商中国)
4家,新一批的IPO批文6月2日下发。与此前每批10家公司相比,这一数量明显减少,且筹资总额大幅下降——不超过15亿元。
券商中国在5月26日的《都说证监会今天发了三大“红包”:减持规定将做重要修改,明确要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还有两个是…》报道中,就曾提到了当周核发IPO批文情况,核发7家,筹资总金额不超过23亿元, 市场对此给了红包的充分“遐想”。
证监会刚刚发布的IPO批文,满足了人们的期待与想象空间。
上交所主板为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三孚硅业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为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为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仅核准4家企业IPO,今年以来,已经有199家企业拿到了IPO批文。
▲本次筹资总额大幅下降——不超过15亿元。
IPO批文下发节奏调整
每周五下午IPO批文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可以作为了解监管政策,尤其是IPO政策的窗口,尤其是在近期市场调整时期、上周IPO批文下发缩减至7家的背景下,IPO批文的多寡预示着新股发行节奏的调整。
自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审批脚步明显加快,IPO批文的下发时间固定在了每周五,这也就意味着每月将有4批次的IPO批文下发。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显示,基本上批文下发是按照每周10-12家的发行速度向前推进,同时,单次融资额保持在50亿元左右。
特别是今年以来,这一速度始终保持,直到5月26日年内第19批次,这一数量出现了变化,伴随着的,是融资额的大幅缩减,这是一个转折点。
5月26日,证监会下发了7家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23亿元,明显少于此前单次50亿元的融资量。而今天,IPO批文缩减至4家,融资额也相应减少至15亿,这基本可以确立了监管层对IPO发行作出改变的事实,意味着IPO发行节奏出现了调整,监管层有意平稳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根据市场可承受力和市场发展情况来调整新股发行速度。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部分个股跌幅较大,监管层对IPO发行节奏的调整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体现,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调整IPO节奏可取,但在舆论压力下暂停IPO不可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暂停IPO的后果是,它形成了强烈的市场预期与过度依赖。只要股市大跌,很多投资者就会异口同声地逼迫证监会“暂停IPO”,否则,就会吐槽、威胁、谩骂,甚至人身攻击。即便明白关闭一级市场后,股市仍会照跌不误,却还是不免抱有期望。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从经验上看,停发新股可以救市的证据并不清晰;从理论上看,停发新股可以救市的逻辑也存在许多明显的漏洞。特别是考虑到制度上的机会主义倾向具有长期明显的危害,停发新股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从台湾的情况看,更可行的、成本更低的做法似乎是明确地建立市场稳定基金。
“不可以把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放在IPO上,虽然IPO有它的某些现实性,但是资本市场的核心是并购,资本市场的规则重心是推动并购重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指出,我们当然反对虚假并购重组,我们反对操纵市场基础上的并购重组,反对内幕交易,但是,必须推动合理有序、透明的并购重组。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经有199企业拿到了IPO批文,其中,主板有102家,中小企业板36家,创业板61家,筹资总额约 1014亿元。
IPO从严审核基调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