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睹了一点点奶茶长期火爆、喜茶门前排队人数激增后,不少人开始动起了做茶饮生意的念头。
这个领域好像成为一个新兴的创业热点,似乎任何与之相关的生意都被普遍看好。
问题是,如何在各种品牌迭出的时候寻找新思路,不妨去老外那儿学学创意——
咖门|二马,发自上海
1
弯成“2点点”也不能复制它的人气
还记得对比喜茶出来的“丧茶”么,
▲倒是借时机火了几天
还有那个想把一点点弯曲成“2点点”的奶茶店,
▲2点点?……
这样的创业计划更像个段子一样的存在。
抛开名字和噱头,学习这两个品牌的产品、运营等方法论是个好主意,但先来者已经在这个赛道里跑了很远了,怎样才能有更多有差异化的创意呢?
不妨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
在美国知名的众筹网站 Kickstarter 上,和咖啡、电影、科技硬件等品类相比,关于茶叶的项目并不算多,但它们中也不乏相当成功的众筹项目(比如实际众筹金额是目标的一倍多)和精巧的点子。
有时,这些从西方语境中生长出来的茶叶项目,也能够给足够熟悉它的东方人带来一些特别的见解。
我们在这里选择了 4 个过往案例,它们是一些茶叶相关的项目,全部众筹成功,大多把最终的产品回馈给了消费者。也许,它们可以为你蓄势待发的茶饮创业提供一些新思路呢!
2
小创意里的新思路
1
茶设计成“巧克力茶”?
这个在 2014 年发起众筹的项目是由 Nicholas Palumbo 与 Simon George Thomas 做的。过去,他俩曾在台湾学习中文。而在学业之外,他们也深深地为东方茶文化所着迷。
于是,他们跑去深山里寻找台湾茶叶,在 4 位茶叶专家的协助下,推出了自有品牌 Dachi Tea。
▲设计上也是专门跑去学习
和其他茶叶品牌不同的是, Dachi Tea 相当重视设计,它采用的是平板巧克力的包装形式,为了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还为每一款茶叶都画有一个美观的视觉标识。
▲巧克力一样的平板包装
如果你熟悉精品咖啡,一定记得它在包装上注明的各种风味,在 Dachi Tea 这里,从各地采摘的乌龙茶会因为光照水源等问题产生不同的风味,而它在用图像把这些风味表现出来时,就显得直观好理解了。
▲在茶上标注风味
2
小改变创造的“泡茶神器”
这个 2015 年众筹的茶杯项目初衷,一是解决泡茶不方便的问题,二是如果茶叶在杯子里泡太久,会严重影响口感。
所以, Imbue 把半封闭的泡茶滤网安装在杯盖上,在刚刚冲水的时候,你可以倒置杯子,让其茶叶充分浸泡。
而在时间足够后,就可以把杯子正过来了,茶叶再不会出现长时间被浸在水里的问题了。
▲茶装在最上面固定的滤网里,控制放置方式就可以控制茶的浸泡程度,小创意但很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有个十分细致的巧思,在打开杯盖准备冲水时,可以直接用磁力将它吸附在冰箱上,防止遗失。
▲适用不同的饮用方式和场景
3
书or茶罐,傻傻分不清楚
如果你走进一家星巴克旗下的 Teavana 门店,店员一般会在向你介绍完各种茶叶后,问一句:“你是否想要再买一个茶罐。”
▲原本就很好看的Teavana茶罐
(传送门:咖门专访Teavana)
对于东方人来说,倒是根本不需要被普及茶罐是用来干嘛的。但也真是因为这样一种习以为常,会让人忽略掉一些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