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的消息将鲍师傅糕点推上风口浪尖。
创始人鲍才胜说凭借着第一家小店,用5年时间在北京挣了一套房。但如今火了以后压力更大了,市面上假的鲍师傅太多了。
成为一家网红店,应该是当下这个所谓“消费升级”的时代,几乎所有店老板都梦寐以求的。
时下最具人气的网红店——鲍师傅糕点,创始人鲍才胜,这个只有大专学历,普通话都说的不是很标准的小个子男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压力很大”。
“我这几年压力越来越大,去上海开店,从北方到南方,本来就承受很大压力,不知道能不能成。
我们其实一直以来就想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也没什么太多的其他虚头巴脑的东西,但这火了以后压力更大了。”
让他感到焦虑的是鲍师傅上海店的意外走红。今年2月,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需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一时间,起家于北京的鲍师傅成了网红。
▲ 鲍师傅上海人民广场店排长队的情景
与此同时,另外一家从广州北上进驻上海的奶茶店“喜茶”,以及更早之前已在上海开店的台湾潮流奶茶品牌“一点点”,同样是排队排成长龙。
鲍师傅、喜茶、一点点,这几个品牌也开始被媒体一起拿来讨论——这些网红餐饮是如何走红的?还能火多久?是不是炒作?有没有雇人排队?
鲍师傅凭啥成为网红?
近年来,鲍师傅总是与高人气、排队联系在一起,早在2014年,鲍师傅在北京、天津已经有较高的知名度,网友点评其特色主要是物美价廉、用料足。
今年2月,在北京已有不小名气的鲍师傅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了第一家店,一时间在沪上人气爆棚,门口几乎天天着排长队,一则“上海人民广场鲍师傅糕点店排队7小时,黄牛高价倒卖排号”的消息更是将其推上风口浪尖。
然而,在网络的高人气背后,“鲍师傅”显得有点神秘,其既没有官方网站也没有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微博。
与其高人气相比,实在反差太大,笔者不禁疑惑:鲍师傅火爆的原因在哪?
1、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一流的原材料,反复的试吃体验以及对制作工艺的严格把控,这就构成了鲍师傅好吃的全部秘诀。”鲍师傅天津地区负责人彭刚说。
在日常管理中,鲍师傅也遵循着品质优先原则。
比如在不影响产品品质的前提下,鲍师傅现在有一些能够用机器代替的会用机器代替,但目前绝大部分都还是手工;
产品的正常保质期可以到三到四天,但是当天的剩下的他们全都扔掉,第二天绝对不再卖了。
“我们都是直营店。为啥不做加盟店,就怕我们的品质管控的不好。”鲍才胜说,鲍师傅每家店的单品种类会略有不同,以照顾不同的口味需求,而所有的店长是从店员成长起来,店员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培养。
2、迎合时下消费者对于糕点新鲜度的追求
受条件限制,过去消费者很难购买到现场制作的糕点,而鲍师傅这样现场制作、有较高新鲜度的糕点店在当前消费者对新鲜度要求较高的趋势下颇受欢迎,并且这一类现场制作的糕点店也越来越走向主流。
3、价格亲民,做到极致性价比
很多人以为价格越高,逼格才高,成为网红店的几率就越大。其实并不是,不错的口味以及较高的性价比是鲍师傅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
从鲍师傅可以看到,其价格在上海人民广场一带的烘焙类产品中门槛相对较低。
牛小贝19元/500g,海苔29元/500g……Ta的的平价的定位,吸引着消费者宁愿排队也得作出尝试。
4、准确把握女性消费者心理
现在受到热捧的品牌核心消费群基本上都是女性消费者。这类消费者是既有购买力力,又有传播性。
不管在哪,鲍师傅的门口总能排上一群长队,而队伍里大部分都是女性客群。
5年在北京挣了一套房子